《哪吒2》成全球最卖座动画,西方影评人破防,我很不理解! |
《哪吒2》全球最卖座,西方影评人破大防,我咋想不通呢? |
《哪吒2》成全球最卖座动画片,西方影评人破防,我真不明白! |
《哪吒2》荣登全球最卖座动画,西方影评人破防,我不懂为啥! 球王会官网 |
我不理解!《哪吒2》成全球最卖座动画,西方影评人心态崩了! |
真令我意想不到,《哪吒2》上映至今差不多都过去两个月了吧?在西方舆论的领域里竟然还能看到有关哪吒的有趣话题呢。
近两日,我于英国的《电讯报》偶然看到一篇对《哪吒2》进行犀利评论的影评。该影评的主笔为《电讯报》的首席影评人罗比·柯林(Robbie Collin)。这位仁兄在其文章里把《哪吒2》批评得一无是处,在满分5分的影评评分体系下,仅仅给出了1分,这一分数可比@小明剑魔的游戏的得分还要低2.0呢。
然而,罗比·柯林却又不得不认可,《哪吒2》已然荣登当下动画电影市场的王座——截至3月15日,《哪吒2》的全球票房冲破了150.19亿元的大关,逾越好莱坞经典IP《星球大战:原力觉醒》,跻身全球电影票房榜的前五名。

罗比·柯林在《电讯报》担任了14年的首席影评人,他被一种鲜明的反差弄得既困惑又难以接受,那就是“我如此看不起你,你却能赚得满满当当”。于是,他把自己这种极其矛盾的心境写进了这篇影评的标题里——《哪吒2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动画电影——我完全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文章指出,在中国电影市场对西方作品开放之后,西方业内就被打上了一道无法破除的思想烙印:务必要最大限度地防止作品里出现可能冒犯中国广大观影群体的文化细节,更别提触及那些会惹恼中国审查部门的敏感因素了。
罗比·柯林满心愤懑地表示,当下,在中国国家扶持之下的电影工业,已经具备可与好莱坞相抗衡的潜力了。然而,东方的作品在西方市场所表现出的傲慢态度,实在令人叹息。遥想当年,西方电影为了博得中国市场的青睐,往往不得不放低姿态,做许多违背自身意愿的事,例如主动删减那些可能会使中国政府和观众不悦的片段或者情节。如今时过境迁,轮到中国电影进军西方市场了,可作为英国人的罗比·柯林,在《哪吒2》这部作品里,却没有感受到当初西方电影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呈现出的那种“谦逊”。这使罗比·柯林心中极为不平衡。
罗比·柯林的这种奇特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针对这个问题,他在影评里作出了如下解释:
《哪吒2》这部在本土斩获20亿美元票房,荣登全球动画票房榜首的影片,于国际观众来说——起码于我而言,堪称一场灾祸:疯狂的打斗夹杂着低俗的笑料,浮夸的人物设定与幼稚的剧情相互冲突。即便后半部分借助众多咆哮式的解说来填充那没完没了的打斗场景,但始终难以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领会自己对《哪吒2》的不屑,罗比·柯林在其影评中将《封神榜》与英国的亚瑟王传说相提并论,作了个类比:
《哪吒2》这部影片的故事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榜》,其在东方文化里的地位,据说和英国的亚瑟王传说不相上下。我并未阅读过《封神榜》的原著,不过我特别想了解,在这部典籍里到底有没有《哪吒2》电影里常常出现的那些恶俗情节呢?例如:有一头猪朝着盲人的脸响亮地放了两次屁;几个配角不小心喝了哪吒的尿,而且多达三次;哪吒在汤锅里吐过一回,随后就把整个土拨鼠部落痛打了一顿——仅仅这一次呕吐就已经足够令人作呕了。
显然,罗比·柯林既未曾阅读过《封神榜》的原著,也没有观赏过周星驰的影片,不晓得在东方电影史上曾有过一种极为盛行的电影风格——“无厘头”。他必然也不会知晓《哪吒2》的导演饺子是周星驰的忠实拥趸。饺子为《哪吒2》所构思的那些屎尿屁情节,或多或少蕴含着少年情怀以及致敬的意味,只要是看过周氏喜剧的人,大体都能体会到这一点。
罗比·柯林之所以不懂,并非仅仅源于他见识短浅,关键在于他的傲慢。他打心底里蔑视像《哪吒2》这类依据我们中国人东方审美打造出来的影片。在这个意义上,傲慢确实是生存的阻碍,不然罗比·柯林都这般年纪了,怎还龟缩在《电讯报》这一小块天地里孤芳自赏呢?你有何资格蔑视《哪吒2》?你不过是路边的无名小卒罢了,看过《哪吒2》的人众多,谁晓得你罗比·柯林是哪号人物?
在看过《哪吒2》的观众里,几乎所有人都对片中的大场面赞不绝口。然而罗比·柯林呢,却摆出一副西方学院派那种老学究般自视甚高的姿态,将《哪吒2》剧组耗费数年心血的成果贬低得一文不值。
这部影片最为要命之处,无疑是那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战斗场景:角色置身于宏大场景之中就像微尘一般渺小,恰似停车场里随风肆意飘舞的塑料垃圾袋。这诚然体现出了中国电影工业那令人惊叹的算力储备,可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讲,我只能讲其空洞的程度和好莱坞最劣质流水线上的产品不相上下。
在文章末尾,罗比·柯林心有不甘,还偷偷摸摸地塞进去一大堆私货。
在我从事影评工作长达20年的经历中,我头一回这般深切地察觉到“这部影片并非是为我而拍摄的”。然而,文化上的差异绝不能成为一块遮羞布——即便我对16世纪的东方文学颇为熟知,可我依旧觉得:角色的设计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僵硬,那所谓的革新动画,也仅仅是精装版的游戏过场而已。
罗比·柯林撰写的这篇影评,使我联想到周总理于1961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见到一份来自四川的材料。文化部有一位副部长前往四川时称:川剧是落后的。这可惹恼了四川民众。当时有一位同志回应道:落后与否得由四川七千万民众去评判、去定夺。在我看来,这位同志特别勇敢,回应得非常棒!民众喜爱且乐于观赏的,即便你不喜欢,你又算哪根葱呢?上海民众钟情于评弹、淮剧、越剧,哪里需要北京人去认可呢?领导们会有自己的喜好,有人喜欢看戏,有人喜好赏画,有人偏爱古董,这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看了戏之后说不错,可这不一定就真的好,我们的看法并不可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怎么能成为一种标准呢?艺术是要民众认可才行的。
将周总这番话中的某些语素略作修改后,讲给像罗比·柯林这样的西方影评人听也是相当适宜的:
《哪吒2》是否落后,这得由全中国十四亿民众去作答、去判定。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即便你不喜欢,你又算得了什么呢?中国人钟情于大场面,喜好无厘头风格,坚信人定胜天,人民至上,哪里轮得到你们英国人来这儿指手画脚呢?
我这儿引用周先生的话来批判他都算是很客气的了。在美国的红迪网上,有众多英语使用者对罗比·柯林的这篇影评作出评论,那些评论的攻击性与我所说的话相比,简直要强太多了。
有一个网站,竟然花钱雇罗比·柯林这样的人写影评,我实在不明白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也许你们难以相信,来自全球各个地方的《哪吒2》的影迷已经将其X账号骂得注销了。
罗伯特·柯林最终依靠自己的稿费购置了一台具备制冰功能的双门冰箱,可这背后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这些妓者的节操就值1500欧元,腐败政客甚至瘾君子都比这些可悲的卢瑟更有底线。”
这样愚蠢的标题不但毫无缘由地对中国人进行了侮辱,而且还暗指全体西方人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提议《电讯报》编辑部拒绝刊载这种毫无价值的文章。
我向他们阐明了为何要挑这个时候推出这样一篇文章:由于《哪吒2》即将在英国上映,他们内心十分惶恐,就如同之前对待《黑神话:悟空》那般,必须提前给英国观众打预防针。这种低成本的手段,既能使那些原本就不想看中国电影的人被劝退,又能让那些傲慢无知的盎格鲁 - 撒克逊人进行自我催眠、自我消遣。不管怎样,这部堪称票房巨兽的影片已经位列影史前五了,谁会去在意某个狭小岛国上某家三流报纸的某个气急败坏的影评人所写的一篇酸溜溜的小文章呢?
英国人是地球上嫉妒心最强的群体,不用理会他们那些酸溜溜的话语就好。
这种人不过是靠着给那些不入流的小报撰稿来勉强维持生计罢了,他的看法没有任何意义。所谓“顶级影评人”这个名号简直就是个闹剧——一个毫无建树的白人男性,有什么资格妄图教导他人如何领略自己的文化呢?
莫要责怪他,说不定他的母亲从未对他有过爱意呢——因此他无法体会哪吒父母做出的牺牲。又或者,他与众多“记者”一样,都有着反社会人格。
在所有这些评论里,其中有一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并非由于它的攻击性更强,而是因为它更具洞察力:
衰亡是有其自身节奏的——傲慢和绝望相互交融,误判与妄想彼此缠绕。这个走向末路的帝国脱离实际却死死抱住“天命论”不松手,对着想象中的威胁狺狺狂叫,不是因为这些威胁是真实的,而是由于它无法容忍自己即将被历史的引力中心所抛弃的现实。恐惧俄罗斯与恐惧中国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工具,更是其系统性衰败的表征——一个仅仅存在了200多年的文明正在艰难地接受自己正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这一事实,最终它将走向覆灭。我们将怀着既震惊又欣喜的心情,目睹全球大多数人所期待的新秩序在眼前逐渐铺展。诸位,旧的秩序已经崩塌,新的秩序即将建立。
结尾依旧按照惯例,让狄熙客来完成收尾工作。
罗比·柯林在《电讯报》的专栏中,对着《哪吒2》表达不满、懊恼不已的时候,他可能没有记起来,这么多年以来,西方出现过数不清的影评人,他们也给好莱坞流水作业产出的超级英雄电影打出过四星的高评价。
《哪吒2》所创造的票房奇迹,已经完全不受影评人评分标准的限制,而是变成了全球数十亿观众以实际行动做出的文化表态。在西方影评人依旧用“塑料垃圾袋”这种迂腐的比喻来诋毁中国动画的时候,全球电影院里接连不断的欢笑和掌声,已然为东西方文化话语权的此消彼长作出了诠释。
也许,我们该把罗比·柯林于影评里写给《哪吒2》的最后那句话,反过来赠予他本人:“在我从事影评工作的20年当中,我头一回这般强烈地体会到——这篇评论并非是写给整个世界看的。”
终究,在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好莱坞的票房纪录之际,就连太平洋的浪潮都开始改向了。
发表评论